产品展示

马德兴:足协换帅频仍,中国足球陷入周期性动荡

2025-07-08 1

中国足球的 “过山车式” 发展早已不是新鲜话题,而知名足球记者马德兴在近期的分析中再次将矛头直指管理层 —— 频繁更换足协领导班子,正是导致中国足球陷入 “一年一个样” 怪圈的核心症结。

马德兴:足协换帅频仍,中国足球陷入周期性动荡

一、换帅如走马灯:四年半五任主帅的荒诞现实

自 2019 年里皮亚洲杯辞职后,中国男足在短短四年半时间内经历了五任主教练的更迭:从卡纳瓦罗、李铁、李霄鹏到扬科维奇,再到如今的伊万科维奇,平均每位教练任期不足 1 年。这种 “换帅如换刀” 的操作,直接导致战术体系反复推倒重来。例如,扬科维奇刚用 10 个月时间建立起防守反击体系,却在 2023 年亚洲杯惨败后被迅速撤换,继任者伊万科维奇又不得不从零开始磨合阵容。更荒诞的是,国家队管理权在足协、上级工作组之间五次易手,甚至出现过 “首发 11 人需向领导小组汇报” 的离奇局面。这种混乱的管理模式,让教练团队沦为政策摇摆的牺牲品。

二、恶性循环:管理短视与专业缺失的双重困境

频繁换帅的背后,暴露的是中国足球管理层的急功近利与专业缺位。马德兴指出,每届新领导上任后,往往急于通过换帅来彰显 “改革决心”,却忽视了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 —— 一支球队的成熟至少需要 3-4 年周期。例如,卡塔尔队在同期三年参加了 44 场国际 A 级赛,通过与欧美强队交手积累经验,而中国队仅踢了 14 场世预赛,且长期与世隔绝。这种差距在 2023 年亚洲杯上彻底显现:当卡塔尔球员在惨败中成长时,国足却因缺乏实战经验,连缅甸、巴勒斯坦等弱旅都难以战胜。更严重的是,管理层的频繁更迭导致 “外行领导内行” 现象频发,从卡马乔的高薪低能到李铁的执教争议,每一次换帅都成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,而非基于专业判断。

三、破局之路:稳定班子与系统重建的双重革命

马德兴强调,中国足球要走出困境,必须打破 “换帅 - 失败 - 再换帅” 的恶性循环。一方面,需确保足协领导班子的稳定性。参考日本、韩国经验,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至少需要 8-10 年时间才能实现青训、联赛、国家队的系统性改革。另一方面,要回归足球本质:从青训体系的完善(如扩大足球人口、优化教练培训)到联赛生态的修复(如遏制欠薪、提升竞技水平),再到国家队的长期规划(如建立统一的战术风格),每一步都需要专业团队的深耕细作。正如马德兴所言:“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不是换帅就能解决的,真正需要的是‘慢火煲汤’式的系统性重建。”

kaiyuntiyu

中国足球的 “周期性动荡”,本质上是管理短视与专业缺失的集中爆发。当日本高中联赛观众破万、越南青年军冲击亚洲前列时,中国足球若仍执着于 “换帅救市” 的短期思维,终将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。唯有打破权力博弈的窠臼,建立稳定、专业的管理体系,才能让中国足球真正踏上良性发展的轨道。